院部地址: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下南街52号

预约挂号

科普资讯

抖音号
为积极响应国家东西部协作战略,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,8月10日,金阳县人民医院迎来了由宁波市选派的新一批“组团式”医疗帮扶团队。该团队由宁波市第二医院王婳担任队长,队员包括重症医学科赵晓芬、镇海区人民医院妇产科王夏莉、神经外科夏佳,以及镇海区中医医院眼科曾健。王婳将在我院开展为期三年的管理帮扶工作,任金阳县人民医院院长职务。其余队员将进行为期18个月的医疗支援,他们的到来为我县医疗卫生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01王婳:ICU的“定海神针”
8月16日周六,正值休息时间,我院新任挂职院长、宁波市第二医院重症医专家王婳在接到神经外科夏佳的紧急电话后,立即与赵晓芬医师赶往ICU。她通过细致的床旁超声评估,精准调整呼吸机参数,并陪同患者完成CT检查,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,反复叮嘱主管医师加强监护、及时沟通。此外,她还全面查看了ICU病区环境与设备运行情况,为后续科室管理及能力提升奠定基础。
早在8月12日,团队抵达金阳的第二天,各位专家便深入各临床科室,全面了解科室结构、疾病和患者需求,为制定更加精准的帮扶计划做好充分准备。作为宁波市第二医院第三批“组团式”帮扶团队队长,王婳与上一任慎强院长细致对接,紧紧围绕三个“深入”开展帮扶:一是深入了解医院组织架构与管理机制,明确管理优化路径;二是全面掌握各科室人员配置与专科建设现状,为重点专科培育提供支持;三是实地走访每一个科室,摸清病房、设备与患者实际,稳步推进科室规范化建设。她多次强调:“管理要立足实际,注重与本地情况深度融合。”
02王夏莉:女性健康的“贴心守护者”
帮扶工作迅速展开,没有“适应期”,只有“进行时”。抵达当日,王夏莉医师便投身门诊和急诊工作,参与病例讨论;在手术中,她手把手指导腹腔镜操作技巧;晨会交班时,结合实例为大家讲解腹腔内出血处置规范,有效提升我院急重症救治效率。她放弃周末休息,积极开展妇女健康讲座,增强基层女性保健意识,推动从“被动就医”向“主动预防”转变,让健康理念深入金阳女性生活。
03赵晓芬:危重患者的“生命守门员”
赵晓芬医师一抵达,还未适应山区环境便迅速进入工作状态。入驻首日即接诊一名51岁彝族女性,因急性酒精中毒导致昏迷,生命垂危。面对有限的医疗条件,她沉着组织抢救,运用神经重症专业技术,迅速实施高级生命支持及醒脑治疗。连续6小时坚守患者床旁,实时调整治疗方案,密切监测生命体征,最终使患者转危为安。“生命至上,分秒必争,”赵晓芬说。从沿海到山区,改变的是环境,不变的是医者仁心,她以专业和坚守为金阳患者点亮生命之灯。
04夏佳:脑外科的“前沿卫士”
夏佳医师迅速融入我院骨脑外科工作,收治多例脑挫裂伤、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、颅骨骨折等患者。他带领年轻医师制定诊疗方案,提升读片与应急处置水平。面对一例因高血压致左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、昏迷入院的患者,他立即组织ICU监护,经积极救治,患者神志转清,肢体功能逐步恢复。夏佳指出,本地颅脑损伤多发,尤以车祸和儿童坠落伤常见,提升神经外科诊疗能力尤为迫切。随季节更替,脑血管疾病患者预计增多,他强调规范控压与健康宣教,并计划通过下乡义诊帮助群众树立健康管理意识。
05曾健:播撒光明的眼科“援助使者”
曾健医师到岗次日即接诊一名眼红、眼痛伴视力下降的患儿。因设备有限,常规检查难以明确诊断。关键时刻,他使用从宁波带来的角膜荧光染色试纸,最终确诊为双眼角膜炎。经及时治疗,患儿视力得到挽救,避免了不可逆损伤。曾健深刻意识到精准诊断对基层患者的重要意义。下一步,他将依托原单位技术资源,积极填补我院眼科技术空白,通过“师带徒”模式培养本土人才,推动县域常见眼病诊疗规范化建设。
“组团式”医疗帮扶有效促进区域医疗资源均衡发展,将东部的先进技术、管理经验和医者情怀深深扎根西部基层,为缓解群众“看病难、看病远”问题提供了坚实、可持续的解决方案。下一步,我院将全力配合帮扶团队工作,牢记帮扶情谊,努力提升自身医疗卫生服务能力,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优质、高效的医疗服务。